与其临水自怜 ,不若踏浪逐海
①在我们生活中不乏这一类人,喟叹人生太短、认为“不必过得太辛苦,顺其自然就好”,又以“大海有大海的壮阔,小溪有小溪的宁静”的鸡汤软化自己的神经,实际上,这不过是为自己苟安现在、颓废自满的“丧系”人生观寻找一个可笑的立足点而已!
②因为,试想,假如小溪固步于山谷间的角隅,安于“平静”,不涓涓而流,难道不会变成一潭散发着腐臭味的死水吗?假如人生过的“不辛苦”,安逸于眼前,踏足于原点,就能解决人生的太短的难题吗,就能延长我们生命的长度吗?再者,假如你没有经历跋山涉水的曲折,又能懂得真正的“顺其自然”吗?
③而反过来说,而大海之所以永远壮阔,是因为它从不放弃奔流远方,它永远踏浪追逐更广袤的海域!所以,恰是因为人生太短,我们才不能让有限的生命再空耗于想象与安逸,才更应该用不息的精神,不停的步履拓宽生命的广度,人生的深度!恰是因为顺其自然的从容豁达之难得,才更应该趁时光未老去浩浩荡荡的世界走一遭,毕竟,临水自怜无益于解决任何眼前的困境,踏浪逐海,奔向远方才能突破局限,看到看到生命的未知,毕竟,生命的归途也不是死亡,人生的意义更不是形体的殒灭!
④就像诗人李少君所说,“我是有大海的人,我的激情 ,是一阵海上的雄风,浩浩荡荡掠过这一个世界”,不顾影自怜,做一个有大海的人,是不颓丧于人生的短暂,不苟安于生活的舒适,不拘泥现实的狭仄,是放眼于未来,行走于路上,心向更辽阔的天地!这天地就是那片我们毕生踏浪寻觅与追逐的大海,这大海,是我们可能会老去甚至终将就木的有限生命的无限意义,唯有这远方的代表着无线可能性的海方能化解人生苦短的确定性!
⑤所以我们才永远怀念仰望那个叫桑迪亚哥的老人,那个有大海的人!因为即便垂垂老矣,亦不安于在平静的海岸上老去,他选择驶向那壮阔的海,并坚持在澎湃的浪涌中搏击,虽然收获的也不过是一具残骸,但这壮阔的海见证了他人生的壮阔,这澎湃的浪涌激撞出他生命的澎湃与韧劲!这是行将就木的身体的另一种无线与永恒,这才是人生的意义!
⑥当然,不临水自怜,做一个有大海的人,更深刻的意义在于唯此我们才能收获一种真正的“顺其自然”,那是一种历尽千帆后方能获得的成熟与豁达!因为不经历跋涉之艰苦,不能体悟人生收获的可贵,不目睹过大海之壮阔,无以面观人生的丰盈,不走过浩浩荡荡的世界,更难以持有平平淡淡才是真的“顺其自然”
⑦所以我们也不必惊叹于那个温婉的才女詹青云在BBking的光环笼罩下会如此云淡风轻,如此“顺其自然”,因为那是一个有大海的人啊!这个从贵州走出来的姑娘,为求学转学六次,香港中文的本科期就因学业全优保送硕博连读,最终她选择的是哈佛法学博士,而后国际华语辩论赛冠军、《精彩中国说》冠军、“话语辩论世界杯”总冠军等如浪花涌动而来!这一路是她踏浪逐海的路,她早已见证大海的壮阔,这是用一片片广袤大海所积淀的成熟、豁达!
⑧而就是这样一个人生早已布满星辰大海的人,依然努力在为自己的人生做加法,寻找更多可能性,继续追逐更加浩瀚的海洋,可反观当下的“丧系”青年、“佛系”达人们,看似看透人生真相,无欲无求、不争不拒,美名其曰“顺其自然”,事实上,这不过为自己不付出、不努力的消极主义做注脚,不望向远方,不经历奋斗,怎就能断言人生的虚无短暂,不跋涉于旅程,不阅尽繁华,怎就能有“行到水穷处,坐看云起时”的“顺其自然”?
⑨所以,勿做临水自怜之徒,永怀踏浪逐海之心,成为一个有大海的人!如果你此时平凡如林间小溪,请不要停下汇流入海的脚步,如果你已经站在广阔的海岸前,请不要放弃彼岸更广袤的那片海!
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均采用 CC BY-SA 4.0 协议 ,转载请注明出处!